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晋末长剑 > 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

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

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 (第1/2页)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具装甲骑最黄金的年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和东汉有关。
  
  (一)东汉非常爱用具装甲骑。
  
  开国初年,吴汉帐下有三千多乌桓骑兵,屡屡冲锋陷阵,曰“突骑”。
  
  当然,刘秀帐下不止三千多骑兵,但主要来源是幽州。
  
  幽州胡汉杂处,内迁的胡人开始学习中原肉搏骑兵的套路,汉人也大量学习骑马射箭,相互交融,成了刘秀骑兵的主要来源地。
  
  东汉立国后,幽州突骑被南迁至洛阳。
  
  此时洛阳共有两支突骑部队,其一是长水校尉统率的乌桓突骑,其二是屯骑校尉统率的幽州突骑,编制为:
  
  屯骑校尉营,有员吏128人,领士700人——兵源地为幽州,胡汉都有。
  
  长水校尉营,有员吏57人,领乌桓胡骑720人。
  
  当时北军五校帐下总共3526名士兵,突骑计有1420人,比例相当之高,几乎是40%。
  
  洛阳之外,重镇黎阳有一支幽州突骑,人数不详,大概率和屯骑、长水差不多,七八百骑。
  
  这三支之外,东汉边郡还有一些突骑,单个郡数量相对较少,但加起来总数不少。
  
  这几部分之间其实是有等级差的。
  
  一般而言,东汉政府从边郡突骑中挑选精锐补入黎阳营。
  
  黎阳营经常参加外部战争、镇压内部叛乱,其精锐骁勇者补入屯骑校尉所统之军。
  
  内附胡人部落中的骁勇者,直接补入长水营。
  
  又因为乌桓时不时叛乱,以幽州土著为兵员的黎阳营、屯骑营地位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这支部队的兵员不一定是胡人,而是“幽州土著”——可能是汉人,也可能是胡人。
  
  比如,邓训就曾将黎阳营屯狐奴,镇抚乌桓叛乱,最后成功升任护乌桓校尉。
  
  或许有人会问,东汉的骑兵编制也太小,禁军+黎阳营不过两千余骑,边郡突骑规模比这大得有限,而胡人骑兵动辄以万计,人家是傻子吗?为什么不造反?
  
  很简单,刘秀建国后对突骑进行了具装化。
  
  江苏徐州十里铺出土的东汉墓中,出现了精锐具装甲骑攻击轻装刀盾步兵的画面。
  
  另外,山东嘉祥出土的东汉水陆攻战画像石中,多处出现了刀盾步兵攻击手持长兵器的具装甲骑的画面。
  
  河南南阳王庄汉墓出土的河伯出行图中,河伯的侍从要么扛刀盾步行,要么骑“鱼”,再看其装备,完全是具装甲“鱼”——其实把鱼换成马就是了。
  
  具装甲骑属于重骑兵,但重骑兵不仅仅是具装甲骑。
  
  人、马都披铠甲的,叫具装甲骑,算是重骑兵的一种高阶版本。
  
  人披铠,马不披铠的,只能称为重骑兵,是普通版本。
  
  两者战斗力是有差距的。
  
  东汉靠着这一套,还是玩了很久的。
  
  一旦有事,就出动具装甲骑,征发属国骑兵,外加中原步兵,四处平乱。
  
  东汉的正规军兵力真的少得可怜,完全就是走精兵路线,因为开支小。
  
  (二)东汉末年、曹魏时期
  
  到了东汉末年,从边郡选拔精锐入黎阳营,再从黎阳营选人入屯骑营的路子走得不是很畅通,屯骑、黎阳二营的突骑渐渐变成父死子继。而常年生活在中原富庶之地的人,素质大大下降,有人甚至利用特权开始经商,战斗力一落千丈。
  
  桓灵二帝时还有买卖禁军军额的事情,北军五校、黎阳营等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的部队变得乌烟瘴气。
  
  东汉朝廷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
  
  比如从幽州招募新人南下,补充屯骑、黎阳二营。
  
  长水营这个时候也大量充斥鲜卑人,取代了之前的乌桓人。
  
  也不知道为啥,可能是因为鲜卑人在这一时期战斗力超过了乌桓人,东汉朝廷也不愿意再用乌桓关系户了。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东汉朝廷之前都是无偿征发乌桓人的,但到汉灵帝时不行了。
  
  不过,乌桓人比例是降低了,但汉人突骑的比例下降得更低。
  
  在东汉末年,突骑中人数最多的是鲜卑人,其次是乌桓人,然后是汉人。
  
  而在东汉初年,突骑中汉人甚至略微多于乌桓人。
  
  东汉人对此总结得很好:“汉主胡辅”、“汉胡并重”、“胡重汉轻”,分别对应东汉不同的历史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鲜卑人因为大量进入禁军当兵,本身又与幽州人杂处——幽州是禁军突骑、黎阳营的重要兵源地——他们开始大量习练中原战法,即用长戟、长枪作为马战兵器,这是其区别于其他部落的重要标志。
  
  东汉灭亡后,北方被曹操一统。
  
  曹操收三郡乌桓,以为天下名骑。
  
  这個三郡乌桓,在东汉时是幽州突骑的属国骑兵,即仆从军,战斗力其实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并没有选择“突骑”这个军号,可能有点忌讳,毕竟这是刘秀的光荣部队。
  
  在这一时期,包括曹魏建立之后,屯骑、长水二校尉已是光杆司令,变成了荣誉职位,不领兵了。
  
  毕竟曹家人又不傻,尤其是曹操时期,如果让屯骑、长水二校尉继续领兵,并恢复幽州突骑的编制,会让人产生奇怪的联想——三兴汉室?
  
  额外提一点,赵云投奔刘备时,带了几百骑兵,刘备让他不要张扬,别让袁绍知道。这几百骑可能就来自突骑老家(幽州)的部队,说不定还是公孙瓒的残兵——“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
  
  至于刘备有没有能力为这些人打制装备,让他们成为强大的冲击骑兵,那就很难说了,至少当时不行。
  
  (三)西晋时期
  
  司马氏篡魏后,针对曹魏时期的政策,来了一次“拨乱反正”。
  
  幽州突骑的编制被恢复了,曰“幽州突骑督”,并全面具装化。
  
  《晋书》中直接记载帝王出行:次骑十队,队各五十匹。将一人,持幢一人,鞉一人,并骑在前,督战伯长各一人,并骑在后,羽林骑督、幽州突骑督分领之。
  
  在那个时候,幽州突骑督并非单独成军,而是分属五部,一部250人,总共1250具装甲骑。
  
  而且,西晋也不忌讳从幽州招兵。
  
  幽州突骑督的主要兵员以幽州的汉、鲜卑、乌桓为主,至西晋末年,鲜卑人已成为主流。
  
  (四)东晋时期
  
  或许有读者奇怪,东晋和北朝打,经常骑兵对冲,哪来的?
  
  如果说南方找一找,还是可以开辟不少养马地的话,那么骑战传统哪来的?
  
  没有骑战传统,熟悉骑战的群众基础就不大,想招募优秀的骑兵难上加难。
  
  其实很简单。
  
  刘秀开国时,将幽州突骑的家人南迁,一部分人在洛阳,一部分分散安置到南阳、颍川。
  
  偶尔补充禁军、黎阳营突骑编制时,也会从这两个地方选人。
  
  本书中曾经提到颍川、南阳有人向邵贼买马,当时没人觉得奇怪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