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

第六百九十九章 立规矩(2) (第2/2页)
  
  哪怕李定是新党的人但旧党大臣们每每想起此事,都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赵煦继续道:“朕尝读书,见尚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道罔不亡!”
  
  “自古以来,多少功业,便因乱而亡!”
  
  “大宋祖宗创业,鉴古今得失,定君臣条贯,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于是掩有今日!”
  
  “朕绍烈圣之弘休,承祖宗之基业,即位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常恐因朕之不德,以羞皇考之圣德……”
  
  这话一出,不止是苏辙、曾肇了。
  
  张方平和苏颂也都跪下来,口称有罪,乞请降罪。
  
  没办法。
  
  赵煦的话,政治上太正确了。
  
  赵煦摆摆手,让冯景下去,扶起张方平与苏颂。
  
  这才接着道:“朕在宫中,常问左右宫外之事,也常常聆听士大夫之议论……”
  
  “可最近数月以来,朕常常听到,有人言,宫外某位大臣,大发厥词,说什么‘两府大臣,应该多多往来……’,还讲什么‘谏院与御史,理当同气连声’云云……”
  
  “尤其是朕当众宣布昔在皇考御前,所立三誓后,士大夫大臣中,类似的议论就越来越多了。”
  
  苏辙、曾肇,听着瑟瑟发抖。
  
  因为他们都参与过类似的讨论。
  
  这也是大宋士大夫们的特点。
  
  一掐脖子就翻白眼,稍微放松就得意忘形。
  
  当年,乌台诗案前,苏轼这大胡子,甚至敢直接在给赵煦的父皇谢恩表上写: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要换了弘历,就这一句话,苏轼全家现在应该已经和赵煦差不多大了。
  
  而这,只是苏轼当年阴阳怪气的嘲讽朝廷的文字里,程度最轻的话。
  
  乌台诗案后,这些家伙总算老实了些,不敢再随便议论、阴阳怪气了。
  
  而如今,随着赵煦放宽言论。
  
  思想文化界,固然得到了发展空间和发育时间。
  
  但,各类小丑,也随之开始翩翩起舞了,各种妖魔鬼怪,也都跳了出来。
  
  旧党的人,开始公开讨论,恢复仁庙明道之制,允许两府大臣往来,甚至允许宰相兼任东府枢密使。
  
  同时,这些家伙还盯上了台谏。
  
  再次想要将御史和谏官合一。
  
  让御史谏官,归到一个系统,这样御史既能风闻奏事、弹劾大臣,也可以干预国家政策,朝廷法令。
  
  他们这是要干嘛?
  
  跑步进入大明王朝?
  
  新党的人,也没有闲着,也不给赵煦省心。
  
  这才多久?
  
  坊间就已经出现了对新学的‘以道观分,无为为君,无为为君则有为为臣矣!而君臣之义,便在此中!’思想的公开讨论。
  
  陆佃公开在太学中,与太学生们大谈特谈的所谓‘有体有用之学’。
  
  至于什么叫‘有体有用之学’,自然是特指以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字说等著作为核心的荆公新学。
  
  当然,他陆佃陆师农,作为王安石‘最爱的’学生,早已掌握了新学核心技能——掺私货。
  
  所以,陆佃毫不犹豫的将他自己的个人著作《说文》,列入其中,作为《字说》的参考书目。
  
  也就是他还有点良心,知道要讨好一下赵煦,于是把赵煦命张方平编修的《元祐字典》也列在书目里。
  
  而致命一击,则来自于十二月初入朝述职,顺便参加元祐二年正旦大朝的河北路转运使吕升卿,带回京的吕惠卿在‘河东潜心新学’,‘发三代先王之真意’,所撰写的一部书稿。
  
  这部书稿的名字叫《县法》。
  
  这个县,自然不是郡县的县。
  
  而是县官的县——汉家天子,自称县官。
  
  所以,其实这部书稿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国法》。
  
  全书分四卷,别立九门,述吕惠卿仕宦多年的经验,以及在处置政务过程中的思考、见解。
  
  实用性非常强,堪称是新党官员入仕必读之书。
  
  便是旧党的年轻人,其实读一读的话,对将来仕途也有很大帮助。
  
  只要学到吕惠卿手腕,起码不至于被胥吏欺瞒、逼迫。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吕惠卿所做的序言。
  
  在序言中,吕惠卿为舆论指责其的‘嗜杀’、‘滥杀’辩解。
  
  他怎么辩解的?
  
  拿着三代先王和周公孔子孟子的名义给自己辩护。
  
  吕惠卿是这么说的——盖仁者之于杀,则惨恻而矜之,以其爱之也;不仁者之于杀也,则愤怒而快之,以其恶之也!真人者,非有爱恶者也,则其于杀,岂不绰乎哉!此则见其所体也!虽然,古之圣人之于杀,未尝不矜者,与人同之也!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所谓惨恻愤怒之念,是因为思想境界还不够,对圣人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若是真正理解了圣人思想的人——比如说他吕惠卿。
  
  那就不会拘泥纠结于个人个体的私情,而是会站到一个更高的角度,从天下、天道、天理上看待人间的种种。
  
  于是,就会顺天道而行国法。
  
  而什么是新党理解的天道?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就像王雱说的一样——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应其适然,而不系累于当时,不留情于既往,故比橐籥之无穷也。
  
  于是,吕惠卿的这部著作一经版印出版,立刻引发舆论震动,朝野侧目。
  
  无数抨击、赞美、诋毁乃至于谩骂、歌颂如潮水一般涌来。
  
  十二月的汴京舆论场,因为吕惠卿的这篇序言而震动。
  
  所有人都开始各自站队,互不相让。
  
  赵煦头都大了!
  
  这也是他要指示童贯,拱火此番曾肇、苏辙缴还词头的事情的原因之一。
  
  此乃现代新闻学的奥妙。
  
  用一个事情,来掩盖另一个事情。
  
  吸引舆论关注,转移焦点。
  
  果然!
  
  效果很好!
  
  新旧两党的注意力,一下子从吕惠卿身上转移开了。
  
  大家开始关注起曾肇、苏辙的事情。
  
  叶康直与李宪的名字,开始登上汴京热搜。
  
  如今,当叶康直一案反转。
  
  更大的流量,汹涌而来。
  
  再也没有人去关注吕惠卿到底说了什么了。
  
  一场很可能引发新旧两党大争辩的风波,就这样慢慢消散。
  
  故此,这次的事情,之所以闹到这个地步。
  
  其实,是赵煦故意为之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
  
  但苏辙、曾肇怎么知道?
  
  他们听着赵煦的指责,只能是趴在原地,也只能是顿首谢罪,口称‘臣等有罪,乞陛下降罚’。
  
  赵煦听着,清了清嗓子,然后接过旁边的冯景端来的蜜水,润润喉咙,然后才接着道:“祖宗的法度国家的条贯,朕一向敬重。”
  
  自从在庆宁宫醒来后,赵煦就一向如此。
  
  嘴里三句话离不开祖宗法度、国家条贯。
  
  但实际上却是打着左灯,疯狂向右转。
  
  这一点,张方平、苏颂都是看的仔细的。
  
  但曾肇、苏辙,却被一直被迷惑。
  
  故此,张方平和苏颂都知道戏肉来,于是竖起耳朵,做出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
  
  而曾肇、苏辙却还是老样子,趴在原地,动也不敢动。
  
  “此番风波,两位舍人,因信他人之语,以至国家大臣无故受污,更损太母慈圣之名。”
  
  “两位舍人,固是有罪……”
  
  “但朕,也是难辞其咎!”
  
  张方平、苏颂连忙再拜:“陛下……”
  
  曾肇和苏辙则顿首泣道:“此皆臣等之罪也,与陛下何干?”
  
  赵煦摇头,道:“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朕既未曾立法,也未曾戒下,自是有责!”
  
  “自也当至太母之前请罪……”
  
  苏辙、曾肇再拜而泣:“陛下……”
  
  而张方平心中,却想起了一个事情。
  
  如今,汴京新报上连载的《三国演义》故事中——因士卒踩踏麦苗,于是魏武割发代罚。
  
  这不就是,魏武之事的翻版?
  
  于是,张方平暗道:“难怪有人言:当今圣上,颇类汉唐明主了……”
  
  这种手腕,赵官家们是没有的。
  
  只有姓刘的那几位和姓李的太宗曾经掌握,并将之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张方平内心,顿时五味杂陈,说不出来悲喜。
  
  理智告诉他,一个这样的君主是有益的。
  
  但屁股却让他多少有些毛骨悚然。
  
  好在,他已经致仕退休了。
  
  不必面对一个在冲年就已经如此老成熟练,还在不断成长的君主。
  
  这也是张方平、文彦博这样的老狐狸,并不担心赵煦成年亲政后,会让新党独大,乃至于重走元丰老路的原因——新党和新学的主张与追求,是任何专断型君王都不会接受的。
  
  他们想要皇帝垂拱而治!
  
  他们想将皇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当先帝察觉到这一点后,就疏远了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只能辞相。
  
  先帝尚且如此,当今的权力欲和手腕只比先帝更大更强。
  
  岂会容忍新党胡来?
  
  必是要倚重他们这些正人君子,支持天子独断的贤士大夫们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