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6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36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36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1/2页)
  
  朱雄英表面不情不愿,其实心里很高兴。
  
  周报意味着舆论权,有多么的重要可想而知。
  
  皇帝想都没想就交给他办理,足见对他的信任。
  
  而他也可以通过周报,向天下人传达自己的意思。
  
  他已经做好准备,取个化名每周在上面写一篇文章,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天长日久,必然会有很多人受到影响。
  
  等将来这些人进入朝堂,都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他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景恪:“诶,你觉得是否可行?”
  
  陈景恪考虑了一下,认真的道:“可行是可行,但周报的选稿标准会很严格,你有那水平吗?”
  
  朱雄英:“……”
  
  好好好,都针对我是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将来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两人说笑了一阵,就开始讨论正事。
  
  先确定了这份周报放在哪个部门下面。
  
  本来朱雄英是准备将其放在礼部名下,也算专业对口。
  
  “听说解缙在辽东干的还不错,这次算是升迁,正好升一级放到礼部去。”
  
  陈景恪却并不同意:“礼部掌握科举,再让他们掌握了口舌,影响力过大了。”
  
  “不如交给翰林院,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弥补。”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历史上的翰林院是养望之地,是阁部摇篮。
  
  经过陈景恪的变革之后,翰林院就成了纯粹的修文馆。
  
  平日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各类古籍,编修史书。
  
  在某种程度上,去翰林院反而有点发配的意思。
  
  但别看它地位尴尬,还不是谁都能进的。
  
  能被‘发配’过去的,基本都是饱学之士,没点水平的进去会被集体排挤。
  
  颇有点圈地自萌的意思了。
  
  基于这种情况,慢慢的翰林院就变成了,有真才实学但有点天真的官吏的去处。
  
  这群人就是最好的编辑,将周报交给他们,也算是专业对口。
  
  “不过只能让他们从事稿件的审核工作,行政管理方面要另行配置官吏才行。”
  
  听完他的分析,朱雄英颔首道:“你说的多,你有理,就这么着吧。”
  
  陈景恪:“……”
  
  接着,朱雄英就写了一道旨意,找朱标盖了印章发往内阁。
  
  以往皇帝直接下令就可以了,现在必须要先经过内阁同意并备案才行。
  
  不过现在皇权的威望足够大,内阁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唱反调。
  
  更何况这还是陈景恪提议的,就更没有人会反对了。
  
  内阁同意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抽调工匠和铜料制作字模,此事自然不用他们操心,直接给工部下了一道旨意。
  
  陈景恪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字模,一改往日的大字,新字模只有黄豆般大小。
  
  标准的蝇头小字。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节约纸张。
  
  要是还用以前的大字体,纸张的用量将会增加数倍,成本将会高到影响报纸发行的程度。
  
  经过初步估算,想要实现他的计划,这套字模的数量高达四十万个之多。
  
  为此,工部抽调了最精锐的工匠,依然需要数月时间才行。
  
  不过陈景恪并不着急,先让方孝孺和理学斗一斗再说。
  
  况且,解缙还没回来呢,急也急不来。
  
  至于朱标说的金属字模着墨能力差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油墨这玩意儿,没别的特点,就着墨能力强。
  
  简直就是为金属字模设计的。
  
  而且,油墨这玩意儿还不是陈景恪发明的。
  
  事实上以油入墨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了,不过只是作为粘稠剂存在,添加的较少。
  
  民间早就有人尝试过,多加点油会是什么效果。
  
  然后发现,成本变高了,使用还更加不方便。
  
  首先就是研磨更加麻烦,其次就是书写效果不佳。
  
  用毛笔在纸上写字,尤其是在宣纸上书写作画,烟墨的效果完爆油墨。
  
  所以,油墨这玩意儿就被搁置了。
  
  在印刷术方面,活字印刷术地位很尴尬,技术上确实是领先的,但不实用。
  
  主要是字模太难搞了,动辄就要十万几十万个。
  
  就算用铁模成本也不是一般人能负担的起的。
  
  而且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书,还不如雕版一体形成质量高。
  
  所以,虽然有了活字印刷术,但这玩意儿始终没能得到推广。
  
  一直到明朝中晚期,随着大量贵重金属流入,民间才开始有豪商制作金属字模。
  
  油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现在陈景恪办报纸搞活字印刷,在技术方面是不存在什么障碍的,也没必要从前世搞什么黑科技。
  
  把现有的技术整合一下就可以了。
  
  麻烦的反而是那几十万铜字模,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不过还好,现在大明的经济状况非常良好。
  
  海外贸易,一船船商品换回一船船的贵金属。
  
  很多贵金属,被喜欢藏钱的富豪们挖坑埋了起来。
  
  但也有很多被拿到金钞局,兑换成了宝钞进行流通。
  
  这部分贵金属最后都会进入国库。
  
  除了贸易,还有从日本、南洋等地开采的贵金属,也是数不胜数。
  
  也基本都被堆积在了国库。
  
  可以说,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只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才没有将这些钱释放出去。
  
  也正是因为这個原因,他提议搞四十万个铜字模,才没有引起反对。
  
  朝廷钱多的花不完,造字模印书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少数非议声也没人理会。
  
  总之就是,有钱任性。
  
  在制作字模的过程中,解缙终于返回京城。
  
  与当年被贬官不同,这次他回来,前来迎接的官吏塞满了长亭。
  
  如果是当初,解缙肯定会很高兴,自己朋友遍天下啊。
  
  可是经历过这次贬官,确实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捧高踩低,当你发达的时候,身边全是好人。
  
  他环视了一圈,没有发现方孝孺的身影。
  
  这让他很是生气,只是没有当场表达出来。
  
  先去吏部报道,之后他就直奔伊洛书院,恰好见到方孝孺在与人辩法。
  
  这次的对手非常强劲,几度让方孝孺都差点答不上来。
  
  不过最终还是凭借着‘地利’优势,成功将对方击败。
  
  他却没有得意,心中反而更加的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