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时罗网人 > 第三十五章 柿子挑软的捏

第三十五章 柿子挑软的捏

第三十五章 柿子挑软的捏 (第1/2页)
  
  雍宫。
  
  朝会过后,洛言自然被留了下来,如今的群臣当中,能够和嬴政随心所欲闲聊的估计也就洛言了,至于其他人,君是君,臣是臣,外人终究是外人,和洛言是不一样的。
  
  洛言从嬴政“一无所有”之时开始跟随,这份宠信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先生觉得该不该攻打魏国。”
  
  嬴政看着洛言,旧事重提,再次询问道,他知道有些话,洛言无法在朝堂之上说,但私下里,却并没有这个负担。
  
  我真不会打仗,我这种人只擅长打炮。
  
  洛言心中有些无奈,被嬴政重视是好事,但他也不是全能的,至少领兵作战绝对不是他的强项,但这些话显然不能这么和嬴政说,这会降低自己在嬴政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沉吟了片刻,洛言缓缓的说道:“秦国尚未稳定,学宫,修渠,官员调度等等都需要时间缓冲,所以此时不可能发动灭国之战,正如上将军王翦将军所言,若只是攻城略地,得看得失,有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先生觉得此时不该出兵?”
  
  嬴政颔首,目光透着一抹锐利,沉声的询问道。
  
  “正面交锋,为了些许城池损兵折将并无益处,秦国的对手从来不是魏国,而是东方六国,想要一举灭了六国绝非易事,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秦国如今的国力强盛,更加不能给六国机会,每一步都改仔细考虑。
  
  臣以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相比起出兵魏国攻城略地,不妨用计!”
  
  洛言抿了抿嘴唇,心中一个想法浮上心头,不待嬴政询问,便是直接说道:“魏王病重,近一年不理朝政,期间魏国政务由龙阳君代为执掌,有消息传言,魏国太子和龙阳君并不合,这也许可以利用。”
  
  说到龙阳君,洛言心中也是有些好奇。
  
  这位历史上令男人心动的绝美男人究竟长成什么样子,竟然能让老魏王爱的如此着迷。
  
  虽然其中谣言有些,但无风不起浪,有些被记录下来的东西肯定是有迹可循的,而且好男风本就是贵族的一种独特的癖好,历来皆如此,就和人吃惯了海鲜鲍鱼一样,总喜欢寻找刺激。
  
  “先生的意思,离间这二人?”
  
  嬴政听明白了,询问道。
  
  “龙阳君的能力不亚于文信侯,此人在信陵君死后能稳住魏国局面,便可见一般,此人活着对秦国而言不是什么好事,若要灭了魏国,此人必须除了,其次,未来的魏王最好昏庸无能,如此才能令魏国局面更乱。
  
  六国当中,韩国和燕国不足为虑,齐国可放在最后处理,最难对付的便是赵国魏国还有楚国!
  
  赵国与秦国有着血海深仇,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想要靠兵马取胜,难度太大,但赵国有一个缺陷,那便是赵王宠幸权臣郭开,此人能力不足,见利忘义,可利用。
  
  魏国,曾经的中原霸主,靠着强悍的魏武卒横行无忌,如今虽然远不如曾经,但与秦国尚有一战之力。
  
  至于楚国,权力分散,只要不到绝境,必然不会团结一致对外,可分化,逐步瓦解。”
  
  洛言脑袋之中的视屏足以浮动,很快心里便有了数,对着嬴政大致分析道。
  
  说实话,六国当中,最难处理的反而是魏国。
  
  赵国被郭开坑死了。
  
  韩国燕国不用谈,自身本就弱的一笔,君王更是软弱不堪,偏偏一个比一个长寿。
  
  齐国安逸太久了。
  
  楚国,防着一手昌平君,收买一波楚国各方势力,灭国之后保证他们的利益,足以将楚国玩死。
  
  对比之下。
  
  魏国就很麻烦了,它正好处于正中央,可以等到各国的援军。
  
  而且魏国的王都大梁很能抗,历史上若是没有王贲水淹大梁,最终胜负难料,秦国甚至都有可能被拖垮,让魏国等到他国救援的军队,最终估计又是另一个走向。
  
  水淹大梁看似简单,但太过有伤天和,和当年白起坑杀赵国数十万降卒一个意思,而且更狠,因为淹死的都是魏国的平民百姓,而且数量绝对不少。
  
  并且水淹大梁过后的后遗症也会极多,会留下一片烂摊子。
  
  秦国想要重新治理绝非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年代。
  
  如此一来,仇恨的种子必然埋下,这也秦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一旦秦国压不住,各方起义军便开始蹦跶了。
  
  嬴政在世的时候压得住,可一旦去世,瞬间土崩瓦解,强盛的帝国瞬间土崩瓦解,崩塌的速度之快有点令人瞠目结舌。
  
  洛言如今仔细想来,突然发现就算历史上的扶苏没有死,也极有可能压不住后面持续不懂的暴动。
  
  扶苏不够冷血,有些人不杀掉一批,永远也消停不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