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华夏海权 > 第六百二十八章 相持

第六百二十八章 相持

第六百二十八章 相持 (第1/2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海战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尽快的展开战线,充分发挥战舰的火力,无论是主力舰还是辅助战舰,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服务的。从战舰设计方面,最终采用侧弦交战布局而不是船头迎敌是为了布置更多的重炮和发挥火力,而在实战中主力舰为了趁早发挥全部火力需要抢占t字横头,而辅助战舰为了干扰对方的火力发挥也需要在必要的时间去释放烟幕或者发动雷击。用来干扰对方的攻击。
  
  很显然,在这场战斗中俄国人的开头并不好,在转入交火状态之前就被华夏海军一顿胖揍,而好容易进入12寸主炮射程后,俄国人突然发现这个距离并不适合西兰省号。空有强大的纸面投射能力而不能充分发挥,这样就是为何俄国舰队在数量和吨位占优的情况下被压制的原因。
  
  好在埃森及时调整了战术,让西兰省号脱离战列迅速逼近对手在近距离上用高射速的火炮对华夏舰队展开压制。“轰!”又一声巨响从彼得大帝号上传来,一发12寸穿甲弹再一次命中了埃森的旗舰,而这一次的攻击对彼得大帝号造成的损失比以前的几次都要严重,这发炮弹在船体前部水线处凿开一个巨大的口子!薄薄的4寸前部装甲根本挡不住380多公斤的炮弹,一个足有3平方米的大洞出现在水线处,而炮弹在船首爆炸后更是严重破坏了里面的机构!伴随着一声巨响,在炸药的作用下弹体破碎变成一阵可以席卷一切的金属风暴横扫数个舱室和水密舱。断裂的支架和破碎的隔壁彻底封死了损管队的道路。再加上船首并没有设置穹甲,彼得大帝号严重进水已经不可避免。
  
  伴随着上百吨海水的涌入,彼得大帝号出现了明显的首倾,浪花拍打着涌上了前甲板。整艘战舰也向右倾斜了一些。再加上船体破损,航速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打沉彼得大帝!”看到在风浪中艰难航行的敌舰,龙旭号战列巡洋舰响起了欢呼声!如果这场战斗就可以报销掉一艘快速战列舰的话,那么对华夏舰队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胜利。不要忘了,俄国快速舰队中真正的快速战列舰也就4艘!
  
  突然,一阵高速物体划过空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甚至还没等林永升等人反应过来。一串炮弹已经在龙旭号周围炸开!过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又一轮炮弹飞向了正在奋战的龙旭号!“是西兰省!好高的射速啊!”林永升看了一眼在自己侧后方的那艘体态修长正在喷吐着弹雨的战舰。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的次等主力舰,西兰省级战舰可谓是登峰造极的产物,9寸的主装甲带,英国人提供的蒸汽轮机机组和火控设备,让这艘战舰在防护和航速方面都不从挑剔。但是最突出的还是它的火炮,10寸50l主炮可以把227kg的炮弹打出850米每秒的初速!而且最高射速达到了每分钟3发!单纯从透射量来讲并不比8门12寸炮差多少!再加上双方此时的距离不过6km。西兰省凭借高射速和平直的弹道,给龙旭号带来不小的压力!
  
  短短不到5分钟的时间,龙旭号的侧弦就被打中了3发炮弹。一发因为射角的问题被8寸装甲带挡住。另一发从龙旭号上甲板上穿入,在船体中部燃起了大火,还有一发集中了龙旭号的后部炮塔。最悲催的是这发炮弹如同走了狗运一般。直接砸在了其中一根炮管上面。伴随着一声闷响,将这门火炮彻底摧毁!
  
  “舰队加速,右侧转向180度!”林永升看着从船体中部和后部腾起的烈焰不由的皱了皱眉头。海战和陆战不一样,当双方兵力完全展开并且处于不利情况的时候。早撤总比晚撤强,当然,前提是你走得了!双方阵型一旦完全展开那么拼的就是装备和人员素质。而很显然,在对方多出一条主力舰的情况下,林永升很吃亏,既然吃亏那就要想办法扭转,对方都不是脆皮,秒不了,那就只能再次通过机动重新建立优势。
  
  “释放烟雾。”伴随着一名军官的命令。两艘龙旭级战列巡洋舰装备的发烟罐开始喷吐出浓烟,而两艘战舰也开始加速,在重油锅炉的帮助下,这两艘战舰的航速加到了24节!随后两艘战舰大角度向右转弯!
  
  “对方要撤离?”看着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正在远离的两艘战舰。埃森顿时摸不着头脑。通过研究华夏海军多次交战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认知,埃森并不认为在华夏海军中有这样“善于逃跑”的将军,即使情况再艰巨他们也会将自己的任务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在伊豆外海海战中徐杰指挥3艘巡洋舰大战日本海军的5艘主力舰,还是随后在群山湾海战中至死不脱离战列的老北洋战舰,亦或者随后面对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死战不退的定镇,还有上次战争中,以一艘轻巡洋舰硬冲俄国主力舰队的萨镇冰。这次这位舰队的领导者的表现可是让埃森开眼了,一看局势不妙立即闪人?这是什么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