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米科尔森的安排 (第1/2页)
玩家们基于霍夫海姆那个尸者计划弄出来的变异病毒产物虽然大部分都在德里大爆炸中毁于一旦,只留下一些携带暴食细胞的变异生物在核污染区内存活,但在大爆炸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尚处于初期阶段,依然拥有理智的感染者带着恶意逃离了德里。
他们本能的希望能将病毒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区域中,而因为恒河那难以管控的复杂居住环境,恒河军方和联军方面一样,对这种主动扩散毫无对策可以应对。
连恒河人自己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算德里的边缘地区,它不只是一座大城市,而是一个冠以城市之名的生态环境,越往边缘去,城市化的痕迹就越弱,但党费往往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社会活性。
这些人也以德里人自称,他们都和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依附于这座城市而生活。
而当你继续往外走,以为自己终归会见到所谓的城市边界时,却会突然发现周围的景象又逐渐繁华了起来,已经进入了另一座城市的边境范围。
按照这个标准,德里大爆炸其实没有完全毁灭德里,最少有数百万边缘地区的德里人存活下来,最后一轮核爆的边缘地区并没有覆盖到他们生活的地方。
但辐射远比爆炸本身,热伤害,冲击波等核爆最显而易见的东西更有杀伤力,尤其是对普通人而言,他们目睹了十几公里外那仿佛世界末日般的景象,被吓得瑟瑟发抖,躲在房间里礼拜湿婆神。
却不知道看不见的死神镰刀已经在他们未曾注意的时候,在这里挥舞了一次。
而当那些带病的感染者终于将自己引发的混乱在这片土地上重现时,感染者们的威胁性短时间内大大降低了,很多感染者往往来不及进入下一阶段就倒在了辐射病上。
他们确实是暴食细胞的携带者,有着更快,更强的肉体恢复能力,却也无法像暴食本尊一样调整自己的细胞结构,去适应新环境。
这些孱弱的感染者让后续赶来进行封锁的恒河人工作量锐减,他们动员了将近一百万人,沿着德里外坤德里-曼奈萨-帕尔瓦尔外环高速公路建立了隔离区。
也许是因为德里大爆炸的骇人景象炸醒了周围的恒河人,无论是地区政府还是民众都在积极的响应这一次封锁行动,并因此而创造了破纪录的恒河速度。
他们用上了自己手头上几乎一切能用的材料,堆出了一道不算高,但绝对能阻止区域里有东西出来的墙壁。
在墙壁外驻防的恒河士兵接到了死命令,不允许隔离区内所有人离开,即使有些人百分之百能被确定不是感染者也不行,因为隔离区内的总人口有数百万,恒河的军政府无力负担这些人的检测费用,他们也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技术人才来对这些人检测。
当然更重要是,他们也同样没有生产资料安置那些失去了家乡的难民,在向联军讨要赔偿和援助不果后,他们做出了这个决定,将难民和潜在的感染者全都封锁在隔离区不闻不问,只要他们不发生,就不存在
米科尔森已经习惯了盟友们种种摆烂的操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年企业战争初具苗头的时候,米科尔森选择了作壁上观,因为无论企业战争的输赢,削弱大政府的公信力,动摇大政府模式的统治根基,对他而言都是有利可图的。
可以说,米科尔森放任了这个世界变成了一坨屎,现在他必须独自承受这一坨屎上产生的各种奇葩。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米科尔森能挽回自己的错误了,他只需要把这坨屎炸上天,然后等着幸存的人类文明在几十上百年之后从土里重新钻出来,再次开花结果就行了。
就像他前面说,那些被当做引爆源头的大型相控阵列式核弹,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施工,而且整个过程都需要保持隐秘,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在施工地点引爆一颗足够当量的核弹,原地清场。
德里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施工现场,即使有玩家会因为好奇和兴趣去看一眼核爆后留下的污染有多严重,它也不是集体行为。
在唐吉的配合下,一扇次元门在距离德里核爆中心二十二公里的位置被打开,次元门被打开到最大,一整只总人数在六百人左右,配合默契的施工队伍鱼贯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整个施工队伍的效率,这六百人中有整整五十人,是米科尔森的分身,和其他分身不同,这些分身都使用了被占据者的身份和长相,所以混在人堆里没人知道他们共用着一条思维网络。
米科尔森用这种方式来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以及效率,这六百人中有四分之一都是超人类,他们要么能控制胶体凝固速度,要么能加速氧化反应,全都是工程界和化学界不可或缺的人才。
但这些人现在全在工地上打地基,搅水泥。
提前设计好的模块化预制件大小全都符合次元门极限尺寸范围,那些红武士类型的超人类充当人肉起重机,将大量物资从仓库搬运至现场。
这些人装备了全面的防护装备,有充足的消辐宁可用使用。
按照幽灵设计的施工计划,一整个半掩埋式大型相控阵列式核爆装置可以在三十六个小时内完成部署,这个速度还会随着施工团队的默契程度上升而进一步得到优化。
唐吉站在失落山基地的仓库中,默默的看着这些人顶着辐射污染的风险走过传送门,心中还是有一些触动的。
他知道,米科尔森手中不可能没有其他掌握次元门能力的超人类,毕竟连英国佬都能在黑市上买到携带次元门能力的贪婪之血药剂,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黑市头子,他又怎么可能扫不到货。
米科尔森只是想让唐吉看见这个世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人在为了这场战争而付出。
即使各种防护措施足够完善,在辐射区进行这种集规模和精密工作于一体的工作,也依然风险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