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我大宋,不割地,不和谈(拿错剧本了?) (第2/2页)
赵佶说到这,就停顿了一下,向所有岸上的士卒注目,不时点头示意,被他望着的厢军赶紧低头,但手握兵刃紧紧的。
“原来太上不是逃了啊?”
“肯定不是啊,嘿,太上居然说咱们是英雄呢?”
“太上说的是那些死了的,你死了吗?”
议论纷纷的声音中,赵佶拉好感的作用体现出来,再加上人群中不停有人在鼓动,虽然刻意,但还是将话锋拉到利于赵佶的地方。
“然而,朕欢喜不过两天,紧随其后,朕就听闻朝廷诸官,竟蛊惑蒙蔽了官家,他们以官家深居宫内不知外情,就恐吓官家与金兵和谈,割地赔款。
更是让官家,将骨肉至亲,作为人质送上,诸位子民,倘若有贼人杀了你亲人,占了你家产。
这个时候你守住了你的房子,你等来了你的族人,你可以随便就能将他灭杀,这时候,却有人来叫你和解,让你赔钱给贼人,你答应吗?”
“不答应!”
“这时候有人告诉你,你还要把你兄弟拿给贼人做人质,你答应吗?”
“不答应!
”
“他还要你把家产分给他,你们能答应?”
“不能!不能!不能!”
“没错!朕也不答应!朕知道,官家也不答应,所以官家谋划了夜袭,不想朝廷内奸臣泄密夜袭失败,奸臣还蒙蔽官家,让官家罢免能臣良将。
此等行为,是朝廷奸臣何其软弱表现?近万万贯的赔款,又要大宋百姓加多少税才够?这不是让大家活不下去吗?
他们这群乱臣贼子,他们未曾上阵对决,就蒙蔽了官家,他们将大宋土地卖给金人,他们对得起战死的将士们吗?
他们对得起诸位兄弟亲族战死沙场,战死城头守下来的汴京吗?他们对得起!大宋的数十万为国战死,无上光荣的英魂吗?
他们,对不起,同样,朕也对不起他们,因为,朕在南方,朕没有阻拦,朕让他们的英魂,无以安息。”
赵佶说到这,岸上的军士和百姓动容了,在赵佶安排下,越来越多的军士由将领带着到达,听他演讲。
“朕于杭州闻此消息,不禁怒不可遏,悲从中来,朕为你们守卫汴京,让这群奸臣活着感到不值,为官家信任的是这样的奸臣感到不值!
所以朕率南方勤王大军,星夜兼程,日行千里,四日饭食未尽赶来,就为了拨乱反正,还朝廷一个清明,让这岁币,成为金国人给大宋的岁币!
诸位子民尽管放心,如今汴京有虎贲数十万,金人不过五万,就是三人杀一人,都还有五万将士轮不到杀敌,就是一人吐口唾沫,他们金人也得淹死在开封,你们说对不对!”
“哈哈哈!”
“对!吐唾沫淹死他们!”
互动型演讲的高深之处,就在于可以带动群众情绪,让群众的参与感更强,赵佶看火候差不多了,将最后一段念了出来。
“诸君且看!朕已命人准备,于明日领军出击,朕将亲自与斡离不相约对决,必让斡离不人头落地,以祭奠大宋英魂。
若是朕亡,诸君且随大军出击,留下金人,朕要告诉金人,我大宋必胜!我大宋不割地,不和谈,不加岁币!”
岸上连夜过来的禁军,和伪装成百姓的内侍,听赵桓说完,赶紧顶着黑眼圈,揣着赵佶给他们的赏钱大呼。
“恭迎太上回归!大宋必胜!”
“太上威武!大宋不割地,不和谈!不加岁币!”
“太上若去,民必相随!”
被气氛感染的军士百姓们,呼声震天,气势瞬间从原来的死气沉沉变成了热烈如火,恨不能现在就上阵杀两个金人。
人在鼓动下,往往会冲动和忽略一些信息,岸上的人们这会就已经忽略了金人的战斗力,或者说,守住都城确实已经让民心得到了加成,可惜宋朝君王以往忽略了。
汴水青城码头本来就是各地勤王军,南方情报上传,南方粮食物资运输的优先途径,除了不要命的八百里加急,这里的情报资源最丰富。
赵佶高调的登场方式,除了让汴京城外的厢军和百姓振奋,也让金人获得了第一手情报,金人探子听着这些内容,也是抓紧准备传递信息。
“太上,末将青城开道军团练张新,已命属下将马匹马车备好。
这里人多恐有金人探子,为确保太上不被行刺,还请太上移驾回宫,臣必护卫太上周全。”
“嗯,你叫张新是吧?晚些时候来宫里,起驾吧。”
面对第一个过来迎接自己的武将,已经决定稍微提高一些的赵佶表现出了亲近之意。
张新听着赵佶的话,还有亲近之意,不禁兴奋的奉手一拜,这下可真是祖坟冒了青烟,官运挡不住了。
赵佶身边的亲军也开始手中提着喇叭,将他回来的消息,还有刚才演讲的内容,从城外开始向城内复诉。
两个金人的探子正准备找理由脱身,好去城东北传信出去,没想到赵佶这么嚣张,顿时愣住了。
“他有头疾吧?做做样子就好了,这么宣扬,明日不对决岂不是架在火上?”
“某也不信,估计明天扯个头疼脑热的头疾,就可以换个人了,奸诈之人罢了,哪里像……”
】
“还去传信吗?”
“算了算了,再等等看后面,他不是说还有勤王大军吗?”
探子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这种大规模传播的消息,很明显不会得到赏钱,还不如继续盯着。
另一边,赵佶的车队并没有直接进内城,而是开始在外城动员军队,也是因为赵佶知道,内城还没到火热的时候,他的人才刚刚联系到种师道和李纲。
一个时辰后,一串的电汽笛声传来,声音尖锐,划破空中。
岸上的人看着远处一条长线的十余条船,上面是捷胜军和振武军,振华军还有南方勤王的杭州军,证明了赵佶所言非虚,欢呼声响彻整个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