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635.没输也没赢

635.没输也没赢

635.没输也没赢 (第1/2页)
  
  许鑫对唐烟的事情一无所知,或者说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很在意。
  
  媳妇怎么运营公司那是她的事情,没有人会喜欢另一方对着自己的事业指手画脚。
  
  他吃完了工作餐,就在万达提供的休息间里休息,然后等到晚上8点的时候,再次以《山楂树》导演的身份,参加这场媒体首映礼。
  
  继续看那已经快看吐了的《山楂树》……
  
  今天魔都的人来了不少,下午那些记者只是开胃菜,今晚来的,要么是电视台的某个负责人,要么是一些杂志报纸的主编之类的。同时还有不少演员名流。
  
  这些人显然对于《山楂树》到底怎么拿到的银狮很好奇。
  
  而在看完之后……
  
  绝大多数的人心里都觉得是实至名归。
  
  在把掌声给予那在荧幕下方接受礼赞的导演时,心里满是感叹……
  
  真厉害啊。
  
  这个年轻人……
  
  ……
  
  13号当天,许鑫在媒体记者会的言论,搭配着魔都本地那一系列对于《山楂树》这部电影的好评出现在网络上面。
  
  访谈地是魔都,但通过神奇的互联网,他对于自己最直接竞争对手的盛赞已经扩散开了。
  
  在不明真相的大众眼里,《山楂树》是被媒体公认很好看的电影。
  
  这一点与它在威尼斯电影节的荣誉搭配的恰到好处。
  
  实至名归。
  
  而他对于《非诚勿扰2》的盛赞,在许多人眼里也成为了大度的表现。
  
  对嘛。
  
  你们这些媒体就不要吵来吵去的了。
  
  又不是搞什么对立面,拉帮派立山头的,我们看完《山楂树》,在去看《非诚勿扰》就是了。
  
  谁又没规定两部电影只能选择一个。
  
  期待着这两部电影的影迷们很满意,因为许鑫的话并没有什么乌烟瘴气的解读,反倒充满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味道。
  
  没有捧一踩一,反倒结合他和杨蜜恋爱时的经历,告诉了大家作为公众人物的夫妻俩私底下平凡且普通的一面。
  
  观众喜欢窥探艺人私生活是必然的,而许鑫的一番话很容易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他们很喜欢,根本生不出恶感。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许鑫这一番话,放到一些有心人眼里,则是一招高明的太极拳。
  
  柔中带刚。
  
  看到许鑫那番“亲近”的言语后,他们便明白……这件事已经落下了基调。
  
  在电影上映之前,都不会有太大波澜了。
  
  冯晓刚不可能,也不想给自己落下一个以大欺小的名头。
  
  华义就算再怎么想碰瓷,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期搞事情。
  
  因为在外人看来,许鑫就是在示好。
  
  人家示好,你却拿着不放,那就是你不大度,不人物。
  
  而在电影关键的宣传档口,观众对一部电影的感官,是直接决定票房收益成败的关键。
  
  华义的人不敢,也不能有动作了。
  
  如果是普通电影,那么他们或许还可以在对手内容上找些缺陷,不管是雇水军还是发黑料,通过这种不怎么光彩的手段拉低观众的期待。
  
  可问题是……
  
  人家这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大放异彩。
  
  你怎么黑?
  
  黑不动啊。
  
  华义的人很难受,京圈的人也很难受。
  
  因为他们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屈感。
  
  而这种感觉的始作俑者,仅仅是发表了一些示好、亲近的言论,就把他们的姿态给架了起来。
  
  哪怕明明不喜欢,还得硬着头皮受着。
  
  事情到了这种层次,就只剩下了一种解决方式。
  
  那就是……
  
  大家各凭本事。
  
  而他们最不想接受的,就是大家各凭本事。
  
  他们想炒作,可偏偏许鑫不跟他们炒作,一句示好,把所有接下来的计划全都给按死在了胎腹之中。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才对。
  
  至少在原本的计划里,两边一定是作为竞争对手,在观众那边拉出来一个对立面。制造出来矛盾感后,按部就班的捧高踩低才对。
  
  可偏偏……
  
  只是一番话。
  
  一番看似在夸,可对于当事人听起来却怎么听怎么难受的夸奖,强行的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线……
  
  有点膈应人了啊。
  
  这是许多当事人心中的想法。
  
  而对于一些冷眼旁观之人呢……在经过了13号一天时间的发酵,一直等到了下午5点多,才终于找到了《非诚勿扰2》的新闻稿后,当他们阅读完了内容时,就知道……
  
  许鑫赢了。
  
  冯晓刚:
  
  “竞争肯定是有的,但我们是良性竞争。那还是个小孩儿,导演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这么往下传承。现在新一代导演里就出来这么一根苗,与其说竞争,我们这些老家伙更怕保护不好他,在被风雨打折了。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对许鑫说,想什么时候看,想在哪看,什么时间看,给我打一电话,我亲自来安排。相信,《非诚勿扰2》,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这是冯晓刚在电影宣传时,被记者问道是否看到许导的言论时,他给出的回应。
  
  行吧。
  
  论岁数,论代数,这话其实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也就仅此而已。
  
  当“良性竞争”这四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时,大家就都明白……
  
  许鑫……赢了。
  
  不是西北圈、西影厂赢了,而是许鑫赢了。
  
  如果大家真“打”起来,那么胜负未可知。可当这件事从商业竞争,变成了“岁数”、“代数”这种个人行为时,那就永远上升不到其他的层次了。
  
  冯晓刚甘心么?
  
  从话里看得出来,不见得甘心。
  
  但就算不甘心,他也动不了了。
  
  所以,许鑫赢了啊……
  
  赢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赢了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润物细无声。
  
  啧……
  
  不知多少人看到这篇稿子感慨着,真心实意的发出了一声:
  
  “厉害。”
  
  ……
  
  “他这话,算是服软了吧?”
  
  飞机上,听到刘一菲的话,许鑫看了一眼对方递过来的IPAD。
  
  看完了内容后笑了笑:
  
  “算是吧。”
  
  “……算是?”
  
  双下巴又显出来的神仙姐姐有些好奇,索性就坐在了他身边的沙发上问道:
  
  “这话你给我解读一下?……我没太看出来。就跟你昨天对记者讲的那些话,要不是那位薛主任给我解释了一下后,我也没听懂。什么意思?”
  
  “唔……”
  
  许鑫想了想,说道:
  
  “中心思想其实就是顺着我的话在说。我提出来了你宣传你的,我宣传我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他呢,认了。但有些不甘心,所以拿话在点我。意思是他比我岁数大,不会以大欺小。大概就是这意思。”
  
  听完解释,刘一菲已经不满的撇起了嘴:
  
  “说的跟真事儿一样。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哈。”
  
  许鑫轻笑一声,摇摇头:
  
  “无所谓的事情。你让人吃了个哑巴亏,还不许别人嘴上找回来点?”
  
  “……所以,我们赢了对吧?”
  
  刘一菲的双眸盯着他那笑容,直勾勾的问道。
  
  “唔……”
  
  许鑫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他们输了,但我们也没赢。”
  
  “……?”
  
  看着她那不解的模样,许鑫继续说道: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对错输赢?他们没拿到他们想要的,所以他们输了。而我们之所以没有赢,是因为我们知道,打下去输的一定是我们。别小看京圈的底蕴呀,想要分割他们,一来靠时间,二来靠时代。而当你知道你是必输的时候,就已经不存在赢面了,明白我的意思了么?”
  
  “……不是很懂。”
  
  她很实诚的说道:
  
  “但……在我这,感觉咱们赢了。因为你的缘故,你……订下了规矩。让他们必须在这个圈子里面活动的规矩,他们不能反抗,只能照做。所以……我觉得是你赢了。”
  
  “这……哈哈。”
  
  许鑫又笑出了声。
  
  我赢了?
  
  或许吧。
  
  只不过,我也不在意而已。
  
  “……你在想什么?”
  
  见他不说话,光是笑,刘一菲忍不住再次问道。
  
  同时还瞟了一眼躺在那边的按摩椅上呼呼大睡的林莄新。
  
  就像是趁着课间时间,想要搭话聊几句的小孩子一般。
  
  “我说的不对?”
  
  “没什么对与不对。”
  
  许鑫笑着摇摇头。
  
  “那你干嘛光笑,不说话?……好啊,你在笑话我天真是不是!……太过分啦!你这样子!”
  
  “没有没有。”
  
  许鑫赶紧否认。
  
  然后呢……
  
  神仙姐姐的鼻音便重了起来:
  
  “那你什么意思嘛!总觉得你是在笑话我!”
  
  “这……”
  
  见她不打算放过自己,许鑫知道,不给点解释是不行了。
  
  于是,他说道:
  
  “你还记得上学的时候,你参加期末考试,班主任老师总会对大家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好好考?”
  
  “……”
  
  许鑫一阵无语,心说你可真幽默。
  
  接着摇头解释道:
  
  “不,是那句遇到不会的题先空那,先做别的,其他题都做完了在说。”
  
  “呃……”
  
  刘一菲想了想,摇头:
  
  “我印象里老师没说过这句话……你也知道的,我10岁就去美国了。那时候我小学还没毕业。后来十五岁回国,我妈就给我找人办进去了北影。咱们国内的考试……对我而言,太陌生了些。但我多少能理解你的话,因为在那边我也听过老师说过类似的话……但你说起来这些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