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星合一 (第1/2页)
这种特殊的物质收集方式,让人类大开眼界。
一段线条,组合成一个圆形,它的面积是最大的,同样的,一个面,卷曲成一个球体,它的体积才是最大的。
以那些以纳米为单位的丝线像是一道物质网兜,将一大片星云物质变成了星门的构成物质。
无数机器人,机械设备像是蚂蚁一般在圆环之上忙碌,这些被粉碎又快速重组的物质搬运放置在了指定地点。
“星门中央温度极具上升!”
“天啊!在零点零几秒内就达到了上亿度?!”
在人类的认知里装置内部极短时间之内的温度剧烈变化会严重的损坏各种材料和仪器,所以哪怕是特殊材料,温度提高的过程必须要十分缓慢,哪怕是剧烈反应的重力炸弹都要有一个酝酿提升过程。
但星门的提升温度的速度打破了人类对精密仪器的认知,有一阵波澜泛起,可以看到深邃的黑暗中泛起螺旋的冷光,不断向内部延伸。
而如果到星门的背面去看,就会发现这个螺旋根本没有影响到后面的空间,一切反应都停留在星门的一面,它就像是一块在太空中的单面玻璃。
星门圆环不断缩小,反应越发剧烈,但它缩小到了上万米之后,那螺旋的冷光消失不见,透过圆环却能看到属于极遥远处的未知星空。
首先所见的就是一颗极为耀眼的变星,它的光芒几乎占据了那片未知星空的大半,压制住了其他恒星的光芒。
所谓变星,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改变自己光度的恒星。在宇宙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恒星,它们的光度并不是稳定的,而是会在某个时刻忽然改变自己的亮度。
按光变的起源和特征,变星分为三种,一种是脉动变星,第二种是爆发变星,第三种是多系统变星。
衰老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变成中子星或者黑洞的过程,即为爆发变星。在古代中国曾经观测过一次超新星爆炸,那次爆炸造就了着名的蟹状星云,那颗恒星的光度在发生超新星爆炸的时候,增加了十万倍以上,那时的天空之中,在夜晚的时候会有两个月亮。它的光度,甚至在白天也可以看到。
眼前七号的观察仪器反馈的数据来看,这就是一颗标准的爆发变星。只不过它的临界点可能还需要几万年去酝酿,不至于像陆羽曾经那般幸运,撞上一颗处于临界状态的超新星。
“怎么可能?”
“我们花了数十万年才稳定下来的三星系统,怎么可能让变星出现了?”
“角族文明......似乎我们的虫洞中转站点出了一些问题。”
对此,陆羽都忍不住给自己领上一张反思券,难道自己真是宇宙灾星不成?
不过你们这八级文明都能出事,这也不能怪我吧?
总不能重启者在我身上挂了什么因果律武器不成??
陆羽还在反思中,而三角飞船通讯继续传来:“角族文明是否愿意与我一起到中转站,如果需要贵方的帮助,环族愿意给出让你们满意的报酬!”
【眼前三星系统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
【触发系统任务机制。】
【任务期间,积分奖励加倍】
【请选择任务】
任务一:三星之辉
看似混乱的三体运动,蕴藏着大一统理论的奥秘,后续你能从中领悟与到大一统理论在宏观上的应用?
观察它们,将大一统理论完善。
c级奖励,以大一统理论完善程度,结算积分。
任务二:节点毁灭
这是一处宇宙节点,想要开发的它的作用,即便是掌握了空间技术的文明也要耗费心力,它或许蕴藏着空间技术的一些秘密,你能从中收获到什么吗?
这似乎有关空间技术的关键,你能握着这把钥匙吗?
b级奖励,以空间理论完善程度,结算积分。
任务三:背后的故事
眼前的节点正在崩溃,但似乎后面隐藏着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个文明遗留下来的东西,真的就是另一个文明的宝藏吗?
见证这个故事,你或许能收获一些东西。
b级奖励,以故事完整度,结算积分。
眼前的系统任务弹出,让陆羽一喜。
本来就还差积分修复银色星辰号的他,正想着去哪里再搞点积分。
不过连中子生命体都没能让系统有任务弹出,反而是眼前环族的引发了系统任务?
反正看热闹不嫌事大,既然伤害不到自身,还能有机会得到积分,陆羽倒也好奇起来到底是什么情况让八级文明的重要中转站似乎毁于一旦?
不仅有积分拿,对方还得感谢我们。
这样的好事,没有拒绝的道理。
没有急于选择任务,陆羽只是答应了三角飞船请求。已经着急到极点的三角飞船率先扎入了星门当中。
而在三角飞船穿过的刹那,整个星门开始自我崩溃起来。
不出一个小时,它就会消失在这片星云当中,银色星辰号跟着三角飞船的脚步进入星门当中。
穿过星门的过程异常顺利,虽然比不了空间跳跃,但只需要数个小时他们就能来到了另外的星系中。
据三角文明介绍,目的地距离脉冲星三百万光年,是环族花费了将近八十万年才建立起的虫洞中转站。
以一颗三十倍太阳的恒星,一颗中子星和一颗白矮星组成的三星系统,以复杂而又庞大的引力环境才能激活宇宙节点。
这涉及到了宇宙节点的建设,几乎算是九级文明才能掌握的科技。
但现在,环族文明辛辛苦苦的成果似乎被未知的力量所毁灭。
哪怕是在穿过空间通道,陆羽依旧能清晰的观察那正在崩溃的三星系统。
这三颗天体必然会受到彼此引力的吸引,这是三星系统构成的基础条件。
看到这颗白矮星和中子星不断靠近的轨迹,七号就测算出了它的运转轨道。结论是在这之前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三百万公里。
两个极端天体如此接近的距离,会让中子星从白矮星之上不断吸取到高密度物质,而随着这些物质堆积起来,不断提升中子星的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