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三十章 国事艰难

第五百三十章 国事艰难

第五百三十章 国事艰难 (第2/2页)
  
  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检已经放弃让百姓吃饱的打算了,只要能让他们活着,便已经是朱由检能做到的最好安排。
  
  因此,在“酥山”见底的同时,朱由检也放下了勺子,抬头与毕自严对视,并说道:
  
  “今年的粮食虽然足够,但要防患于未然。”
  
  “粮价上涨也是无可奈何,着我令旨,调四川、湖广、河西、北直隶、山东民粮、官粮平抑陕西、山西。”
  
  “瀛洲、两广、琉球府民粮、官粮平抑东北四省。”
  
  “麓川、旧港、福建、交趾粮秣,尽数调往江西、浙江。”
  
  “有缺口就有缺口,总之事情要这样安排。”
  
  在朱由检的话中,浙江和江西粮价上涨已经成为定局,因为两省的缺口是一亿三千万石,而朱由检只调了不到一亿两千万石。
  
  算上路上的火耗,能到两省的也就一亿石。
  
  少了两千万石粮食,那就多出两千万石的缺口,江西、浙江五千万百姓就减少了每年六十二斤的口粮。
  
  面对这种情况,两省粮价上涨是肯定的。
  
  倒是北方,朱由检一口气调动其余所有粮食前往,运抵后的规模还能达到一亿三千万石。
  
  在满足了东北四省的两千万缺口同时,还有近一亿一千万石供山西、陕西、河南的一千七百万百姓吃。
  
  哪怕他们什么都不做,这些粮食也够他们吃两年的,更别提今年他们省内能满足他们大半口粮了。
  
  因此,这批粮食足够三省百姓吃上两年有余,而朱由检这么做,说到底就是为了明年的江南大旱做准备。
  
  在三省粮食够吃的情况下,明年大明朝除三省之外的省份,都可以把粮食运往江南来平抑粮价。
  
  今年江南粮价的上涨,是为了明年江南百姓能活下去。
  
  在毕自严等人看来,这并无不妥,因为近些年来,旱情一直是在北方,北方多储备粮食总归没有坏处。
  
  “移民的事情,要不断地加大力度,户部不要偷懒。”
  
  朱由检将吃空的酥山推到一旁,王承恩见状起身前来收拾,而毕自严也作揖回礼,表示知道了。
  
  “天启通宝发行后,地方衙门的火耗降低了多少?”
  
  朱由检靠在椅子上审视毕自严,毕自严也没有胆怯,他毕恭毕敬的行礼回答:“比起之前,火耗降低了六成左右,新币确实有利收税。”
  
  有面额的新币省去了熔炼为官银的步骤,自然就减少了地方衙门偷吃的机会。
  
  虽然还有一些散银有操作性,但随着新币的不断发行,这种偷拿偷取的现象将会被慢慢杜绝。
  
  不过这也只是一时的,对于想要贪腐的官员来说,他们能想出无数种应对朝廷的办法,对此朱由检也只能查缺补漏。
  
  “殿下,袁次辅之子今早找了下官,说是袁次辅病体难愈,请求致仕。”
  
  朱由检还在想着查缺补漏的事情,毕自严的话却将他拉回了现实。
  
  袁可立要致仕了……这并没有出乎朱由检的预料。
  
  人与人是不同的,虽然都是六十多岁,但袁可立在历史只活到了崇祯六年,也就是天启十三年。
  
  眼下已经是天启十五年了,如果朱由检放袁可立回家修养,或许他还能多活两年,比如眼下的赵南星和叶向高。
  
  如果他执意要让袁可立担任阁臣,继续操劳下去,恐怕袁可立的终点也就在这两年了。
  
  因此,朱由检没有苛刻袁可立,而是转头对收拾的王承恩说道:
  
  “向万岁上疏,批准袁次辅致仕,并加封为睢阳伯,太子太傅。”
  
  不等王承恩应下,朱由检又看向毕自严:“即日起,你担任内阁次辅。”
  
  “那空出来阁臣的位置……”毕自严对自己成为次辅并不意外,他唯一意外的时朱由检对袁可立的加封。
  
  不过他一想到袁可立业领兵,并且和朱由检一起平定了徐鸿儒的叛乱,他便不觉得奇怪了。
  
  他想问的,只是空出来的阁臣位置给谁。
  
  “暂时空着吧,至于吏部尚书的职位……”朱由检沉吟片刻,心里迟迟没有出现合适的人选。
  
  “调范景文接任四川布政使,调李邦华入阁担任吏部尚书。”
  
  毕竟东林党已经无人,孙承宗一个人独木难支,朱由检只能把李邦华调入京城。
  
  好在四川的新政已经尘埃落定,调范景文过去也不会影响什么。
  
  “下官领命……”毕自严见状作揖应下,转身便要离开,而朱由检也没有阻拦他,只是他看着离开后,他才转头对王承恩吩咐道:
  
  “让杨文岳加快对瀛洲的移民实边。”
  
  “奴婢领命……”王承恩心里明了,自家殿下恐怕是想让杨文岳入阁,因此才催促他。
  
  不过王承恩也明白,眼下的局势,瀛洲想要加快移民实边并不容易,除非沿海各省爆发旱情,不然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前往海外。
  
  这么想着,王承恩收拾了东西离开,朱由检也拿起了一份来自吏部的奏疏。
  
  吏部的奏疏足足有十几份,从官职排序往下,基本都是调任和升赏的事情。
  
  朱由检花了一刻钟看完了大部分,当最后一本奏疏被打开时,上面出现的官职已经成了镇长和村官。
  
  朱由检本意是随意一眼略过,然后圈红,但他在这份奏疏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并且名列第一。
  
  【漠东省开平府龙门县镇安镇,正九品镇长孙可望治理得体,镇安镇民户一年骤增三百户,嘉赏白银二两】
  
  “孙可望……”朱由检眯了眯眼睛,他记得孙可望的原名是孙可旺,而眼下出现在他面前的并不是孙可旺,而是孙可望。
  
  那这个人到底是历史上的孙可望,还是同名同姓而已?
  
  “把镇安镇长孙可望的文牍拿给我。”
  
  朱由检对门口的锦衣卫吩咐,闻言锦衣卫作揖回礼,立马办事去了。
  
  朱由检将这本奏疏放在了旁边没有处理,过了半个时辰,那名锦衣卫才带着孙可望的文牍回到了齐王府。
  
  在双手将文牍递给朱由检后,他作揖退回了门口,朱由检则是打开了文牍。
  
  只是一看,他就基本确定了这个孙可望就是他心里的那个孙可望。
  
  他在九原县白水村的治理很不错,放在国朝数万村落中也算名列前茅。
  
  然而当他走了之后,白水村的两个村官并没有让白水村像曾经一样名列前茅,而是变得平平无奇了起来。
  
  他是去年考的恩科,成绩不错才得到了镇安镇镇长的职位,现在治理有功,理应嘉赏。
  
  朱由检倒是没有直接提拔他做什么高官,而是在赏银二两的背后用朱笔备注“观察其才,尚可则调往龙门县。”
  
  】
  
  写完,朱由检合上了奏疏,继续处理起了别的奏疏。
  
  孙可望的才干是不错,只是几个月的时间,就将民生疲敝,遍地流民的云南安定,同时约束军纪,让军队为百姓广修水利,鼓励生产。
  
  即使在后世云南的人口和经济也不能和内地相比,在明末更是如此。
  
  然而在孙可望的治理下,云南一时之间竟然成了明末经济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沐天波手里只能养兵六万的云南,却在孙可望手里成为了“养兵二十万而百姓安居乐业”的富硕之地。
  
  仅凭云南一地,孙可望就能养兵二十万,并且同时支持北、西两线军队的军粮供应。
  
  连拥有天下的清军都会出现断粮的情况,但明军却没有。
  
  这份种田的能力,正是朱由检目前所需的人才。
  
  不过,即便是人才,朱由检也要再三考量,然后才会决定是否重用他。
  
  好在孙可望这样的人虽然危险,但他的军事能力显然不太行。
  
  如果这个缺点还在,那朱由检也能把他用好。
  
  他最担心的就是孙可望学了燕山教材,结果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野心还丝毫不减。
  
  想到这里,朱由检有些担心,但随后他又笑了笑。
  
  历史上的孙可望尚且不是李定国的对手,何况现在大明如日中天?
  
  以他的年纪,熬走孙传庭等人或许还可能,但想熬走李定国、朱慈燃等人就是痴人说梦了。
  
  这么想着,朱由检也开始将心思放到了治理大明上面。
  
  大明从不缺千里马,只缺伯乐。
  
  虽说历史上的人物大多能力出众,但还有许多淹没在历史长河的人才等着他重用。
  
  官学崛起的这些年,成德、李德茂、张懋才、曹勐等人已经充分表明了,只要有机会,大明就不缺能臣武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