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国际局势

第六百四十四章 国际局势

第六百四十四章 国际局势 (第1/2页)
  
  “自正旦节至五月三十,军备院共发放拖拉机二十三万七千四百台。”
  
  “发放对象为安西、北庭、河西、单于、陕西、山西、辽东、河南等北方一京十三省之地。”
  
  “其中,尤其以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为重,缘由为北方旱情消退,三省所需复耕之土地,难以以人力复垦所致。”
  
  “截止三月初一,三省复垦土地约四千余万亩,北方一京十三省合计复垦约九千万亩。”
  
  “今岁北方农业税,大致可增加五百余万两,不过今岁天下蠲免,农业税暂不收取……”
  
  六月十四,伴随着东宫太监李永贞毕恭毕敬的回礼,此刻的他也在忐忑的等待上首那两位能决定他生死的人回应。
  
  “弟弟这一子便被我吃了。”
  
  朱由校带着一抹笑意捡起一颗白棋,朱由检却不以为意,虽然目光还在棋盘上,但心里却已经飞到了辽阔的西北。
  
  “今岁南北方增垦耕地几何?总数几何。”
  
  朱由检不动声色的吃了朱由校几颗棋子,同时心不在焉的询问被朱慈燃派来南方汇报奏疏的李永贞。
  
  “回万岁、殿下,今岁各省春耕结束后,前前后后开垦田地的时间不等,因此数量也不等。”
  
  “南方总体来说春耕结束的早,因此至五月三十日,经户部汇报,南方一京十三省大概新垦六百二十五万亩耕地,全年估计不会低于一千五百万亩。”
  
  “至于北方,加上河中、瀛洲、岭北三省后,数量仅有三百四十六万亩,全年估计不会超过一千二百万亩。”
  
  李永贞汇报下南北方的新垦耕地数额,同时也更为直观的展现了大明在进入半工业化后的潜力。
  
  从第五批工业区尘埃落定开始,大明的工业力量便大幅度成长,整个社会以朝廷为主体来发放大量的工业机械,让百姓开垦了一亩又一亩的耕地。
  
  只是一年的时间,大明的新垦耕地就达到了两千七百万亩。
  
  虽然这力量比不得后世,但大明每年新垦的土地,几乎是一个英国的总耕地数量了。
  
  即便新垦耕地的粮食亩产仅有不到五斗,但通过三年连续不断的堆肥,它们的产量只会一年比一年高。
  
  尤其在开垦第四年后,即便是北方,在用上各种化肥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亩产两石左右的情况。
  
  两石稻子能出一石四斗左右的米,也就是如今大明正常耕地的亩产是二百二十斤左右,折合为后世公斤为132kg。
  
  这样的亩产或许对于后世动辄六七百公斤的产量来说,或许贫瘠的有些可笑……
  
  但需要知道的是,从三皇五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尽管有亩产三石、四石的情况和地域出现,可总体亩产却几乎没有突破过100kg的成品粮数量。
  
  大明能在小冰河时期这种亩产下降,各国人口下降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亩产粮食反超更为温暖的汉唐,还能实现人口正增长,这实际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功绩。
  
  这一切的功劳,自然不仅仅是化肥,还有在各地大批兴建的水利工程。
  
  农业司甚至拿出了证明亩产提升的奏疏,其中表明土地增产之中,水利工程的作用达到了其中的约三成作用,而化肥达到了五成作用,剩下两成是科学栽种的作用。
  
  尽管大明百姓不懂什么是科学栽种,但当齐王所著,工部所图绘的绘本摆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跟着照做。
  
  如果不照做,那么当年的蠲免就废除,这户人家必须缴纳农业税。
  
  如此的手段,自然不可能是朱由检下令的,而是他那坐在监国之位上大侄子所下的命令。
  
  这样的办法虽然苛刻残暴,但却十分见效。
  
  从天启十九年开始,大明农民就已经习惯了按照手册种田。
  
  之后的成果令所有人都很满意,每亩增产三十多公斤,几乎就能养活一个成年男子十天半个月。
  
  仅仅是一亩田的话那还没什么,但实际上这样的增产是几乎大明的所有田地,不论南北都增长了三到四成的产量。
  
  这些增产的粮食,养活四五千万人完全没有问题。
  
  在如今的这种时代,耕地和粮食亩产,粮食总数就基本代表了一个地方的人口情况,因为粮食多代表能养活更多的人。
  
  “今年国朝目前大概有多少婴儿出生……”
  
  朱由检喝了一口茶,漫不经心的询问着,而之所以他有把握统计出大概的婴儿数量,主要是因为眼下惠民药局吸收了大量民间稳婆,并且对她们进行了专业的培训。
  
  因此,在市面稳婆较少,且技术不高的情况下,惠民药局那免费稳婆就成为了大部分民间百姓接生首选的人选。
  
  至于稳婆,她们拿着惠民药局那每年六至十两银子的俸禄,足迹从县城到集镇,基本可以记录下大明六成以上人口的新生儿。
  
  另外,由于婴儿不登记造册就无法就读官学,所以民间生下孩子后也会带着孩子去做登记。
  
  因此,大明每年的新生儿统计数据和真实数量,基本差距也就相差两三成左右。
  
  这放在后世算是误差较大的统计了,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十分难得了。
  
  “今岁过去五个月,惠民药局和户部统计上奏的是二百二十余万。”
  
  “按照这个情况,今岁的新生儿数量大概有六百万左右,大概会比去年增加了八十余万。”
  
  李永贞汇报出了大明的人口情况,大概六百万的数量,这个数量的新生儿已经尤为不易。
  
  那新增的八十余万新生儿,朱由检不用多想都能猜到是北方人口的反弹。
  
  自从北方旱情在去年开始消退,百姓的生活也开始过的滋润了起来。
  
  肉眼可见变好的环境,自然就让百姓可以大胆生了。
  
  不出意外的话,从明年开始,大明的人口增长就会恢复正常。
  
  在科技不发展,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大明两京二十八省的人口峰值估计会在八亿左右。
  
  如果能达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水平,那人口峰值可以进一步增加到十二亿。
  
  不提十二亿,便是那八亿的人口峰值,恐怕都需要大明百姓不节制的花上百年时间才能达到。
  
  大明的国祚,很有可能在海量资源的填补下,很轻松的走过四百年。
  
  “人口得鼓励,国朝每年从海外运回那么多金银,这些都得消化。”
  
  “如果持续这样下去,人口不增长,市场不扩大,那国朝始终会陷入通货膨胀的局面。”
  
  “这些东西你且记下,回去与燃哥儿说道说道。”
  
  朱由检说话间,将朱由校在棋盘上的优势馋食殆尽。
  
  “是……”李永贞小心翼翼应下,中间还看了一下身为皇帝的朱由校。
  
  不过,此时的朱由校注意力都在棋盘上,无暇顾及他。
  
  “移民和各省人口都得注意,少民多的省份就迁移,把汉人迁移进去,少民迁移离开。”
  
  “另外对安西和北庭、河中三省,得根据当地的情况迁移人口,最好每个省不要超过当地的土地承载能力。”
  
  朱由检一边说,李永贞和其身后的太监一边记录,直到朱由检说完,李永贞才松了一口气。
  
  “退下吧。”
  
  朱由检落下一子,这也代表他维持了他对朱由校的二百三十四场连胜。
  
  “再来再来!”见自己又输了,朱由校好似一个赌徒般叫嚣着再来。
  
  李永贞退了下去,旁边伺候的太监上前将棋盘棋子扫下,重新拿出两盒棋子。
  
  朱由检和朱由校再度开始下棋,不过在下棋的同时,朱由检也看了看两侧的太监:
  
  “内廷最近几年的太监数量降低,日后还是得以宫女为主。”
  
  “嗯……”朱由校琢磨着棋盘,下意识应道:
  
  “天阉之人毕竟难找,每年找上来数万人,经过考核的人只有不到数百名,大部分仅仅是自我怀疑,但结果不过是有病罢了。”
  
  “经宫里的御医医治后,这群人连忙逃走,生怕被判定天阉之后被拉入宫内去势。”
  
  说到这里,朱由校落下一子,忍不住笑出声:
  
  “民间都说,若是男人不举,尽管可上奏天阉,然后让御医帮忙医治,不花钱还能看病彻底。”
  
  朱由校苦笑摇头,朱由检也没想到百姓居然能这么搞。
  
  再这样下去,二十四衙门都快成为大明第一男科医院了。
  
  不过……
  
  “呵呵,也算大开方便之门了。”
  
  朱由检忍俊不禁,朱由校也很是无奈:
  
  “其实宫里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主要还是照顾皇祖父和皇考留下的妃嫔罢了。”
  
  “眼下内廷妃嫔、淑女、才人六百二十六人,其中有五百四十余人就是皇祖父和皇考留下的。”
  
  “照顾她们就需要八千多宫女太监,而内廷不过两万四千宫女太监。”
  
  “等她们都走了,宫女太监应该保持一万五就足够了。”
  
  朱由校说着自己的主意,朱由检闻言没说什么,毕竟内廷是自家哥哥的家事,他不好说什么。
  
  “弟弟在西京城的齐王宫选到了足够的宫女太监了吗?”
  
  朱由校对朱由检的齐王宫突然起了几分好奇,朱由检闻言却道:
  
  “那宫室被金铉和夏允彝盖的太大,我本来想着遣散齐王府的九百宫女,三百书官,然后去齐国随便招募几百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