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工芯片 (第2/2页)
只能说还有非得大的进步空间。
魅族黄老板的发展策略也很简单:「我先用「借鉴」+「性价比」的方式,争取占领更多的手机市场,再在每代产品中加入一点创新元素,慢慢发展…」
关于性价比的问题,他已经准备成立一个名为魅蓝的子品牌,覆盖手机、平板、手表、路由器和电视等产品,全然不知魅族已经被王进力给盯上了。
小米就更不用说了,目前互联网上炒作的非常猛,不少其他手机的用户都刷成了他们的UI系统,时不时爆料的手机消息更是吊的人心里直痒痒。
什么「极限性能超越星尘3」、「520万像素前置、后置摄像头」、「类肤质硅胶后盖」…各种爆料都是奔着星尘3去的,貌似每一个方面都比星尘3强。
让无数网开始心生幻想:「它只要比星尘3便宜,那我一定买它!」
小米也害怕星尘营销部的水军给他们冲了,所以在用词方面十分小心翼翼,可只要思维逻辑正常,就肯定能看出来小米1就是对标星尘3的机型。
520万像素>500万像素?还真不
见得,像素不代表一切,要不然摩托罗拉的2亿像素早就遥遥领先了。
但网友们不知道这些,他们能看到的只有肉眼可见的参数,拿一些高性价比的游戏本来说,同样是25601560分辨率,同样是165HZ刷新率的屏幕…
在拿到手之前谁知道它是高色域还是低色域?一些没用过其他笔记本电脑的小白用户还真就被忽悠过去了,可见过好屏幕的用户很容易发现不同。
小米在刚开始为了节省成本,肯定不会走线下渠道,而星尘科技是线上线下都有,并且线下出货量是线上出货量的5倍以上,去过直营店的人也多。
陈子凡还真有点期待小米跟星尘3对标一波,不过话说回来,都对标星尘3了,为什么不对标星尘3+呢?要比就比更猛的,对标一半是怎么回事?
王进力的提议不错,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陈子凡提到的几个手机厂商,包括大可乐、酷派手机都在走下坡路,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下降。
魅族和小米都还处在事业上升期,强行收购这两个厂商,黄老板和雷布斯怎么可能同意?对此王进力解释道:
「怕什么?稍微用点手段把他们搞黄,咱们再趁机出手,力挽狂澜不就行了?说不定他们还得感谢咱们!」
陈子凡:……
好吧,还是我太年轻了!
果然把市场部、营销部交给王进力是正确的选择,以他目前的心态还做不到王进力这种程度,因为他的梦想之一便是见一见「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
而未来靠一个人、一个公司是很难达到的,需要有很多人参与进来,为了钱也好、为了市场也好、为了成名、为了理想都好,只要能参与进来就行。
陈子凡不在乎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在乎自己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相对宽容一些,如果不是必要的话,他不会主动进攻。
王进力只是提个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在陈子凡手里,华夏手机市场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手机品牌,有2~5个主流品牌,几个小众品牌就完全足够了。
而现在的华夏手机市场可是有上百个杂七杂八的手机品牌,高情商点的说法是「百家争鸣」,低情商就是「山寨横行」,只有少数几个品牌能被认可。
星尘科技自然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华为、中兴、联想几个有实力的国产厂商,剩下的都不太行。
包括魅族也不行,小米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有段时间可没少被叫做屌丝品牌,天天和各大手机厂商互怼。
锤子手机创始人罗胖子怼的最狠,下场也最惨,锤子手机***没了不说,为了还债还跑去给小米卖手机去了…
真的是虾仁猪心啊!
当然也不排除是炒热度~
陈子凡倒是无所谓,不管最终被扶起来的低价位手机品牌是小米、魅族,又或者是诺基亚等其他品牌,用的东西都是星尘生态链计划上厂商的产品。
包括现在也是,除了外围硬件配置外,芯片呢?要么选择联发科的天玑、Helio,要么选择海华芯片的天工系列,其他的?是高通、英伟达?还是?
联发科的天玑、Helio芯片每卖出去一颗都有星尘科技的分成,海华芯片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星尘科技的子公司之一,虽然天工芯片还没实现量产…
但有长河3芯片的经验在前,天工一代的进度会非常快,长河3芯片从研发到量产仅用了半年时间,获得了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的天工一代只会更快。
其实星尘3+在刚上市的时候,星尘3+并没有多少台库存,因为那时候的长河3才刚刚实现量产
,调试完成后便马上装机开始量产准备发货了。
好在最终赶上了,因为前期星尘3+的出货量不大,等出货量大的时候,星尘3+的货源已经十分充足了,这件事情还是给陈子凡提了一个醒。
在天工一代芯片准备的同时,星尘工厂核心区的长河芯片工程也在准备长河4,在很多人看来4并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产品命名时也会直接跳过去。
奈何陈子凡压根不信邪,因为他心里也憋了一股气,怎么?苹果4、4s能用4命名,在华夏疯狂收割市场,星尘科技就不能用4命名,就是不吉利?
他不仅要做,还要做到更完美!
明年的特殊机型、后年的星尘4系列、未来的探索系列…他要让每一款星尘手机都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旗舰!
与此同时~
距离京城奥运会的开幕时间还有一天不到,不少外地、外国观众都提前杀到了京城,准备观看自己想看的比赛,给自己支持的体育明星加油助威。
结果一来到京城,运动员倒是没见到几个,观众、游客倒是不少,志愿者也成群结队,星汉ni的队伍更是吸引眼球,每次都是N台车一起出发。
按照陈子凡的说法,这叫「多重广告效应」,光在媒体上打广告怎么行?必须在现实里让所有人都看到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