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92章 老弱病残上战场 (第2/2页)
“报~”.
“启禀大王,司马欣攻破枣庄之后,民兵镇守,相继又拿下阳武、曲塘等县。”
“目前正率领三万秦军,不日便兵临大梁。”
“报~”
“济阳守将不敌英布被杀,济阳失守。”
“秦将英布一路高歌猛进,诸县怯战不敢御敌,相继望风而降。”
“目前英布已经占领户牗,正磨刀霍霍欲西进来犯。”
“报~”
“外黄被吕臣围城三日。”
“陈留县尉率兵前去救援,不料兵败被斩,继而陈留县令开城投降。”
“遂又雍丘、高阳、启封等县,相继投降。”
“吕臣于启封休整两日之后,便会师北上,向大梁杀来。”
魏豹表情凝重,翻看着一封接着一封的军报。
终于他做出一个大胆决定。
与其坐等三路秦军齐聚大梁,不如主动出击,先灭掉其中一路秦军。
如此一来,秦军要想攻打大梁之时,战力定会大打折扣。
这样就能给大梁争取更多时间,至少应该能挺到汉军前来支援。
随后,魏豹就开始点兵点将。
可是他却在这件事上碰到世纪大难题。
原因是整座大梁城竟然凑不出十万兵力。
魏国由于土地面积狭小,本身人口就有限。
军队总人数还不到二十万。
白马津一战,有接近八万士兵投降秦军。
除了大梁守军,其余的兵力都分散在各地镇守。
按照魏豹的想法,要想击败任何一路秦军,自身兵力必须超过对方一倍。
如果要想歼灭对方,那么魏豹手上最少需要对方两倍的兵力。
思来想去,魏豹最终又做了一个天怒人怨的决定。
“传寡人命令。”
“全城抓捕壮丁。”
“无论是身长超过车轮的小儿郎,还是能走得动的白须老儿,必须拿起武器随寡人出征。”
命令传下去之后。
整座大梁城到处是一片哀嚎声。
魏兵闯进一户贫苦人家,把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抓走。
少年的母亲苦苦哀求,她的男人已经战死沙场,家里现在就剩这么一根独苗。
孩子看起那么孱弱,上了战场必死无疑。
可魏兵可不管这些,领头的魏将还大言不惭地说:“如今正是国难当头,此时不披甲上阵,难道坐等沦为暴秦的奴役?”
同样的场景,也在大梁城其他地方上演。
但凡是那些能拿得动锄头下地干活的老农民,全都被魏兵抓去充军。
魏豹这波骚操作下来,还真让他凑齐了十万兵力。
不过他至少存有点良心,把那些最年少老多的士兵留在大梁守城,这次出征只带走了八万。
一匹快马飞速来到司马欣面前,斥候下马禀报。
“启禀将军里开外发现魏军,正堵在道上严阵以待。”
司马欣问:“对方有多少人马?”
“回将军,目测有八万。”
司马欣觉得很奇怪,根据暗卫传来的情报。
魏国现在仅兵力,而且秦军出兵迅速,让其他诸侯国根本来不及出兵支援。
那么魏豹又是怎么变出三万兵力来的?
为了保险起见,司马欣命令大军暂停前进,先派出多路斥候前去打探。
这次派出斥候,身上披上防护严实的盔甲,还标配最快的西域良马。
毕竟这次打探,可是直接怼到魏军面前,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受到攻击是难免的。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几十个斥候都回来了。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还带着箭。
“启禀将军,属下已经探查清楚。”
“魏军多出来的三万兵力,是用一群老弱病残组建而军的。”
听到这个消息,司马欣心底对魏豹产生一种深深的厌恶。
“魏豹匹夫无耻至极。”
“竟然强行征召童子老者充军,实在可恨。”
这个消息瞬间在三万秦军之中传开。
得知魏豹如此卑鄙无耻,秦军皆是义愤填膺。
如今,摆在司马欣眼前的一件令人很难以抉择的事情。
他跟秦军一样,都不想把手中的刀挥向这些老人和少年。
但是,军令如山。
即使对方是被逼上阵的老弱病残,那既然拿起来武器了,就是敌人。
司马欣此时郁闷到极点,他开始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
最终,忍不住仰天长叹。
“罢了。”
“大不了下半辈子多行善事,把今日造的孽,给弥补回来,只求死后能落个心安理得!”
随即他骑上高头大马,对全军朗声下令:“都给本将听着,前方无论是何人,只要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杀无赦。”
此言一出,秦军并非像往常一样情绪高涨。
反而是个个面露难色。
司马欣见状,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尚未开战,军心就已经出现问题。
待会两军交锋之时难免会畏手畏脚,战力也会大打折扣。
于是又朗声道:“再给本将听着,无论对方是谁,既然拿起来魏军的武器,就是我们的敌人。”
“既然是敌人,那就必须杀无赦。”
“本将知道你们下不去手,因为你们家中也有耄耋老者,也有弱冠弟妹。”
“但如果我们过不去这道坎,日后还怎么平定天下?”
被司马欣这么一说,将士的士气有了明显变化。
心里的负罪感也被“天下大义”所覆盖。
司马欣宝剑出鞘,高声呐喊:“谁能生擒罪魁祸首魏豹者,封大良造赏万金。”
“风,风,风…”
下一刻,秦军组成战斗阵型,一团团方阵整齐有序排开,朝南边缓缓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