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123章 桃园众!!(加更!)

第123章 桃园众!!(加更!)

第123章 桃园众!!(加更!) (第1/2页)
  
  李基哑然,明白蔡昭姬这是借琴声送客。
  
  随即,李基目光略显柔和地再度看了蔡昭姬几眼,明白下次相见或许是几个月后,又或许需等到成亲之后了。
  
  只是与心中所想要达成的大业相比,李基也不可能为了一己私情而驻步。
  
  相反,能够让蔡昭姬作为正妻,似乎已然是相当幸运之事。
  
  李基向着蔡昭姬行了一礼,既是道谢这段时间的帮助,也是道别,这才放缓脚步地飘然离去。
  
  感受着李基的身影远去,一直低着头的蔡昭姬也缓缓抬眸,注视着李基那充满着少年意气又儒雅淡然的背影消失在转角,所抚的焦尾琴响起的旋律随之一变。
  
  不仅是“送客”之意,亦有着些许的不舍,以及似有等待之意,仿佛也在等待着与君再会。
  
  这一刻,此前对于婚约实乃无悲无喜,仅仅是看做是父亲的安排,那便顺从就是了的蔡昭姬,忽然却是多了一二分期待。
  
  而李基站在转角之后,默默地听着那一曲终罢,这才再度迈动脚步离开。
  
  在与蔡邕也道别了一声后,李基方才走出蔡府,朝着等待多时的夏侯兰与亲卫们走了过去。
  
  “先生,可是回府?”
  
  夏侯兰确认道。
  
  “不,出城,去桃园营。”
  
  李基道了一句,翻身上马,径直便朝着城门的方向而去。
  
  桃园营并非是一个军营,也不是什么难民营,而是此前刘备所收揽的桃园众所安置的营地。
  
  此刻距离收揽桃园众已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当时收揽的少男少女年龄均是八岁到十四岁之间,且由简雍教导识字以及分为不同组别教导不同的技能。
  
  且桃园众本就都是些父母双亡之人,又兼之分别被赐予刘姓与李姓,再加上李基制定了不少思想教育,这也让这些桃园众可谓之死忠。
  
  等李基赶到这一次表面看上去与军营无异的桃园营,出示了印信,方才进入被准许进入其中。
  
  而等进入其内后,与外围看似防守严密的状况不同,内里明显划分着一片片不同的区域,男女分开,所习的内容不同也再度按不同区域分开。
  
  在这个时代,想找个愿意教导孩童的识字之人困难,但是想要寻找掌握各种技能的平民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因此,桃园众们除了识字老师与思想教育老师是简雍之外,其余教导各项独特技能的都是从外面的流民找来的。
  
  而就在李基还在观察着整个桃园营内部运转之时,一个甲胄齐备的大汉匆匆地朝着李基走了过来,躬身行礼道。
  
  “拜见子坤先生。”
  
  李基看了那大汉一眼,有着浓浓的张飞风格,颌下不修边幅的胡须,就连皮肤也是黝黑无比。
  
  不过张飞那是天生的黑皮,眼前这个大汉则是单纯地由于尊崇张飞,故以特意晒出来的。
  
  遥想一年前,这个汉子仅凭一腔血勇成为张飞麾下的燕云十八骑之一的时候,李基还记得当时他的样貌还是颇有几分豪迈且不失俊朗的。
  
  如今,只见豪迈,不见俊朗。
  
  而随着张飞如今被任命为督邮,平日里需要巡视四方县城,中层将领紧缺的刘备,自然也就从燕云十八骑之中发掘了几个可用之才进行升迁。
  
  其中,负责桃园营的就是这个原燕云十八骑的汉子张塞。
  
  “张都伯,近来可有什么异常?”李基问道。
  
  “禀子坤先生,没有任何异常。”张塞毫不犹豫地答道。
  
  “那便好。”
  
  李基对于这个进行军事化管理的桃园营无疑是相当之看重,能够藉此培养出大量忠于刘备的心腹,且也需要这些“种子”才能一步步地创立锦衣司。
  
  随后李基便在张塞与夏侯兰的陪同下,巡视了一圈桃园营。
  
  桃园营的内部环境与普通的军营差异还是极大的,最为显眼的是一处处显眼的标语:
  
  “勿忘主公的桃园之誓,勿忘先生的救世之志”、“吾等之躯,乃是主公与先生所救所护,他日当奉还之”、“尔等准备好了吗?为了需要尔等的那一刻”……
  
  而李基所过之处,几乎能够收获到大量的桃园众少男少女们崇拜激动的眼神,对此李基也是温和地一一回应且鼓励之。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基会偶尔前来这里,就连刘备都被李基要求定期一定要来这里转上一圈。
  
  如果以着地位而论,在这个类似于军事化管理学校的地方,张塞不过是保安科科长,刘备才是真正的校长,李基则是教导主任……
  
  嗯?
  
  这个比喻怎么好像哪里怪怪的。
  
  忽然,李基注意到跟在身侧的张塞那似乎是欲言又止的表情,问道。
  
  “张都伯,可是有甚想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